商标使用管理新规重磅出台!2025年起七类行为将被重点监管
录入编辑:超级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25-11-25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商标使用管理的指导意见》,该政策将于2025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这一新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商标监管将从"重注册"向"重使用"转变,对企业商标使用行为提出了更明确、更严格的要求。
一、政策背景:从"注册为王"到"使用为本"的监管转变
随着我国商标注册量的持续增长,商标"注而不用"、"滥用权利"、"恶意注册"等问题日益突出。新规的制定旨在解决当前商标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引导商标回归使用本质,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这一政策转变体现了监管部门对商标价值的重新定位,强调商标的真实使用和规范使用。
二、七大监管重点:企业必须避开的"雷区"
1. 未注册商标的规范使用
新规明确要求,未注册商标的使用不得违反《商标法》第十条规定。特别禁止在未注册商标中使用下列内容:
- 带有民族歧视性的标志
- 带有欺骗性的标志
- 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标志
使用建议:企业在使用未注册商标时,应当进行充分的在先权利检索,避免使用违法违禁标志。
2. 注册商标的规范使用
新规强调,注册商标的使用必须严格按照核准注册的商标图样和核定使用的商品/服务范围:
- 不得自行改变注册商标的文字、图形或者其组合
- 不得超出核定使用的商品或服务范围使用注册商标
- 变更注册人名义、地址等事项应及时办理变更手续
3. 商标使用证据的管理
新规强化了对商标使用证据的要求:
- 使用证据应当真实、有效、合法
- 证据链应当完整、清晰
- 重点监管"象征性使用"和"虚假使用"行为
4. 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的使用规范
针对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新规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 必须制定明确的使用管理规则
- 不得拒绝符合条件的主体使用
- 必须履行监督检测职责
5. 商标许可使用的管理
新规完善了商标许可使用制度:
- 必须签订书面许可合同
- 应当办理许可合同备案
- 被许可人必须标明被许可身份
6. 电子商务领域的商标使用
针对电商特点,新规特别规定:
- 网络商品图片不得擅自使用他人注册商标
- 关键词搜索不得侵犯他人商标权
- 电商平台应建立快速处置机制
7. 涉外商标的使用规范
新规加强了对外国商标在中国使用的管理:
- 必须遵守中国法律法规
- 应当如实标注注册国
- 不得虚假宣传"国际品牌"
三、企业应对策略:建立商标合规管理体系
1. 开展商标合规自查
企业应当立即对现有商标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检查:
- 商标使用是否规范
- 使用证据是否完整
- 是否存在侵权风险
2. 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建议企业建立完善的商标管理制度:
- 制定商标使用规范
- 明确责任部门和人员
- 建立使用证据保管制度
3. 加强员工培训
定期对相关员工进行商标法律法规培训,提高全员的商标意识和合规意识。
4.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设立商标使用风险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置潜在风险。
四、监管措施与法律责任
新规明确了监管部门的执法权限和措施:
- 将开展商标使用专项检查
- 建立商标使用信用档案
- 对违法行为实施联合惩戒
- 情节严重的将撤销注册商标
结语
商标使用管理新规的实施,对企业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企业应当主动适应监管要求,建立健全商标管理制度,规范商标使用行为,这样才能在日益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下行稳致远。建议企业尽早开展合规整改,确保在2025年新规正式实施前完成相关调整工作。
未来,商标使用监管将更加常态化、精细化。企业应当把握政策导向,将商标管理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真正发挥商标在品牌建设中的核心作用。
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