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注册类别怎么选?尼斯分类表45类速查指南(避坑必读)
录入编辑:超级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25-11-21
“商标注册类别怎么选?”是继“费用”之后,企业在品牌保护路上遇到的第二大难题。《类似商品和服务尼斯分类》(简称尼斯分类)将所有的商品和服务划分为45个大类,选错一个,就可能导致您的品牌在核心领域得不到保护,甚至侵权他人。本文将作为您的速查指南,深入解析选择策略,帮您成功“避坑”。
一、基础认知:什么是尼斯分类与“一类一标”?
* 尼斯分类表:全球通用的商标注册分类体系,其中第1-34类为商品分类(如化学品、器械、服装等),第35-45类为服务分类(如广告、教育、餐饮等)。
* “一类一标”原则:这是理解类别选择的核心。您提交一份申请,可以选择一个类别。在该类别下,您可以选择最多10个具体的商品或服务项目;超过10个,则需要额外付费。您的商标权保护范围,严格限定在您最终核准注册的类别和项目上。
二、核心策略:四步法精准选定您的商标类别
面对45个类别,无需恐慌。遵循以下四步法,您可以系统地锁定目标。
第一步:确定核心业务领域——守住“命脉”
这是最重要的一步。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主要靠什么赚钱?”
* 如果你是生产商:你的产品本身属于哪个类别?
* 例:生产服装,核心是第25类(服装、鞋、帽)。
* 例:开发手机APP软件,产品本身属于第9类(计算机软件)。
* 如果你是服务提供商:你提供的**服务内容属于哪个类别?
* 例:开餐厅,核心是第43类(餐饮、住宿服务)。
* 例:做广告策划,核心是第35类(广告、商业经营)。
第二步:规划未来发展方向——提前“占位”
品牌有长远发展的愿景,商标注册也需有前瞻性。
* 纵向延伸:比如,你现在只生产服装(25类),但未来计划自己做零售店,那么就需要提前注册第35类(替他人推销、广告)。
* 横向扩展:比如,你现在做咖啡饮品(43类或30类),未来可能推出自有的咖啡豆、咖啡杯等产品,就需要考虑第30类(咖啡、茶)、第21类(厨房器具)等。
第三步:关联业务与防御注册——构建“护城河”
某些类别与核心业务紧密关联,甚至必须注册。
* 必须关注的“黄金搭档”——第35类:无论您做什么产品,只要您计划通过门店或线上平台进行销售、打广告、做促销,注册第35类都是至关重要的。否则,他人可以合法地开一家店,用您的品牌名销售您的产品或竞品。
* 防御性注册:对于知名品牌或野心巨大的企业,可以考虑在可能被“搭便车”的关联类别进行注册,以防止他人稀释品牌价值。例如,一个成功的白酒品牌(核心在33类),可能会考虑注册第32类(啤酒饮料)、第25类(服装,用于品牌衍生品)等。
第四步:精确筛选商品/服务项目——抠准“细节”
选对大类只是成功了一半,精准选择类内的具体项目才是关键。
* 忌空泛,求具体:不要只选宽泛的标题,要选择最能准确描述你商品或服务的、规范化的子项目。
* 例:在第9类,如果你做的是“可下载的手机应用软件”,就不要只写“计算机软件”,而应明确选择“可下载的计算机应用软件”等具体术语。
* 覆盖关键环节:如果你是制造商,除了成品,还应考虑注册“半成品”、“零部件”等项目。
三、速查指南:常见行业核心类别速览(避坑必读)

结语:专业建议是最终的“避坑法宝”
商标类别选择是一个专业性极强的战略决策。看似简单的45个类别,内含数万个具体项目,牵一发而动全身。**自行选择极易出现遗漏、错误,导致后续驳回复审或品牌被侵权的巨大风险。
因此,最稳妥的方式是,在明确自身业务的基础上,与专业的知识产权顾问或代理机构进行深入沟通。他们能凭借丰富的经验,为您提供最优的类别布局方案,用合理的成本为您的品牌构建一道坚固的法律“防火墙”。
下一篇:没有了!









